本网讯(通讯员 陈鹏霏)各位老师和同学,大家好!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入党故事。
我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间是2002年的秋季。那一年,我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。当时,我工作的单位是沈阳航空电器制造有限公司,属于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军工企业,也被叫做国营第117厂。当时,我被分配到企业的技术中心,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机械设计员。我所在的部门是技术中心的设计一组,组长是一位亲切、随和的大姐,大家都叫她杨姐。杨姐也是设计一组的党支部书记。她当时40多岁,身材瘦弱,听说儿子当年正在备战中考。
2002年,是沈阳国有企业完成体制改革的初期,也是中美发生南海撞机事件后的第三年。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阵痛之后,奋起直追。当时,集团内部提倡的工作制是“611”,即每周工作6天,每天工作11个小时。说实话,我当时对“611”工作制是有些排斥的。这倒不是因为我怕苦怕累,主要原因是我当时打算边工作,边考研。如果天天晚上加班到7、8点钟,回到寝室后实在是很难再有精力来复习考研。但是,每当有紧急工作任务时,杨姐总是第一时间拆解、分配工作任务,并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完成工作。所以,在杨姐的带动下,我也跟着咬牙坚持加班,不拖大家的后腿。
记得有一次,由于型号任务非常紧急,所里很多同志每天晚上都忙到9点之后才下班。有一天早上,当我拿着画好的图纸找杨姐签字时,没有找到杨姐。一打听才知道,前一天晚上杨姐9点之后下班骑车回家,被一辆卡车撞倒,所幸没有生命危险,但是手臂被撞骨折。晚上,我们所里几名同事一起相约去医院看望杨姐。杨姐见到我们很高兴,拉着大家的手告诫我们:“走夜路一定要多注意安全,这一次差点就见了马克思。”有同事问她:“加班回家被车撞到的话,工厂会给算工伤吗?”杨姐笑着说:“这个无所谓。”随后又说:“想想那些试飞员,为了航空事业命都豁出去了,咱们这点骨折实在算不了什么。”之后,杨姐休息了不到一周的时间,就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,继续工作了。
后来,由于考取了研究生,我离开了117厂。虽然由于时间短暂,我的入党手续并没有全部在117厂完成。但是,多年以来,沈阳117厂以杨姐为代表的这群共产党员的那种踏实肯干、不计名利的精神,却常常感动着我、影响着我。并且,最终指引我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。
今年5月,中国歼10战机在印巴空战中,大放异彩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绩。而我后来得知,当时我们加班加点赶制的那些型号电连接器,正是用来装配歼10战机和枭龙战机的重点型号任务。因此,当看到沈飞制造的中国六代战机翱翔蓝天的英姿,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冬天,想起冰天雪地里沈阳铁西区马路两侧骑着自行车奔涌上班的人群,想起设计所里那些彻夜追赶型号任务的普通党员和技术工程师。
作为一名80后的共产党员,我为能够亲身见证到祖国的繁荣崛起而深感荣幸和自豪;也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军工企业的普通设计员而感到骄傲。
值此“七一”来临之际,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,祝愿各位党员员工和同学们七一快乐。谢谢大家!
【END】
(初审:周子明 复审:杨楠 终审:张利军)